近日,我市境內省道S229三原線宋莊段公路安裝了加強型波形鋼護欄、橫向減速振蕩標線、急彎下坡減速標牌、限速標牌等一系列安全防護設施,為該段公路系上了“安全帶”。S229三原線南寨至宋莊段改建工程2016年建成通車以來,個別路段事故頻發,尤其是宋莊村北轉彎處,連續發生車輛失控撞倒民房事件。為盡快消除隱患,市公路局結合平安公路建設,邀請專家多次實地調查,制定方案,積極向上爭取,并于6月中旬順利實施了安保工程。據悉,這次安保工程共投資30余萬元,安裝加強型波形鋼護欄296米(包括高莊鄉金章街),減速振蕩標線三處518.4平方米,部分彎道超高處中心分道線虛線變為實線,急彎下坡減速標牌1塊,限速、警示等標牌2塊。 (王俊峰)
我市公路管理局管轄干線公路清理垃圾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持續提升,充分結合路政自身的工作特點,從城鄉環境整治入手,進行了地毯式排查整治活動,及時制止公路、公路用地內堆放物品、焚燒秸桿、拋灑遺漏、擺攤設點等非法占用、利用、損壞、污染公路的違法行為。重點針對S230薄口線、S306衛柿線西段、S229三原線亂堆亂放現象的嚴密排查,我路政大隊工作人員加大巡查力度,成立三個巡查小組明確分工,全體路政工作人員齊心合力,清理路面堆積物和生活建筑垃圾800余方,及時制止公路、公路用地內亂堆亂放、拋灑遺漏、擺攤設點等非法占用、利用、損壞、污染公路的違法行為36處,并告知具有相應管轄職權的執法機構依法處理,為營造一個安全暢通的通行環境盡心盡責,讓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充分了解 、理解和支持大氣污染治理,形成同呼吸、共命運的良好氛圍。(范小慧 牛杰)
我市公路管理局弘揚雷鋒精神樹立公路新風
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不斷提高公路行業文明和諧水平,輝縣市公路管理局路政大隊結合公路工作實際,全面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專門設置學雷鋒服務臺準備了指路牌、茶水、工具,為過往車輛提供便利的通行條件。另外還組織清潔環保、結對幫扶,切實把學雷鋒志愿活動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去。
5月份路政大隊選派宣傳人員3名,出動宣傳車一輛,分別深入到各鄉鎮、村,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的方式,向廣大人民群眾送去了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這次宣傳活動,大隊深入23個鄉鎮村,開展法律法規咨詢活動17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通過宣傳,營造了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提高了廣大職工和群眾的安全意識。
四川省紀委高度重視對雷波縣的定點幫扶工作,精準施策,傾情幫扶,真抓實干,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排解民憂,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領導重視,強化督導。省紀委以問題為導向,強化督促指導,為省、州直部門幫扶雷波提供了決策參考。2016年以來,省紀委領導多次到雷波縣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王雁飛三次到雷波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走村入戶了解情況,現場把脈問診。主持召集省教育、司法、住建、水利、交通運輸廳和省監獄管理局等省直單位,協調解決了雷波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基礎教育、農村安全住房、公路建設、監獄土地有償歸還、安全飲水設施建設等重大難題;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黃昌明兩次到雷波,提出了推進雷波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舉措,要求省、州直相關部門要落實幫扶措施,加大幫扶力度,解決制約雷波脫貧攻堅中的瓶頸問題;省紀委機關黨委書記曹鵬多次深入雷波縣調研,慰問了貧困黨員和群眾,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送到了貧困群眾的心坎上。
多點發力,傾情幫扶。2016年11月,省紀委根據雷波縣脫貧攻堅的實際情況,選派了3名優秀干部到雷波縣掛職鍛煉。3名掛職干部牢記使命,親民愛民,聚焦問題,精準施策,在摸清項目底數、強化項目協調、引進企業投資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成立機構,加強協調,2016年12月,成立了雷波縣對接中央和省、州“三級紀委”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負責雷波縣脫貧攻堅項目協調對接工作,全力推動項目落實落地,助推脫貧攻堅進程;梳理項目,掛圖作戰,由省紀委掛職干部牽頭,召開了縣級各部門項目需求對接會,梳理出各部門需要中央和省、州“三級紀委”協調的項目共96項,涉及資金124億元。2017年以來,省紀委掛職干部帶領13個縣級部門到24個省直部門,針對96個項目進行了對接。目前,部分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其中:政策支持和捐助資金已到位2.6億元,成功協調縣城新區道路建設等4個項目進入財政廳3P庫,總投資達16億元,實現了雷波3P項目的零突破。正在全力協調進入3P庫的兩所學校建設項目,為雷波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打下堅實基礎。6月20日左右,省紀委將組織召開省直部門對接雷波脫貧攻堅項目聯席會,專題研究雷波縣脫貧攻堅項目67項,將使雷波縣的項目建設突破瓶頸,達到歷史新高。
工作勤勉,作風過硬。省紀委3名掛職干部,自覺做到“工作上做加法,生活上做減法”,從不在生活上給雷波提要求。
省紀委掛職干部、雷波縣委副書記徐子銳,短短半年多時間,深入全縣30多個鄉鎮、100多個村組調研,有時還自掏腰包慰問貧困群眾,經常到聯系點松樹鄉哈洛窩村幫扶指導,推進該村集中安置點建設。曾5次帶隊到省住建廳、財政廳,協調縣城新區建設項目進入省財政廳3P庫。積極與省民宗委、省廣電局溝通,達成了48集電視劇《孟獲傳奇》的后續立項安排,并與影視公司簽訂了拍攝協議。促成省人防辦和農發行資助雷波縣人防指揮中心500萬元,以及棚戶區改造低息貸款。爭取到省農能辦、民政廳幫扶資金70萬元。先后與15個省級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紀檢鐵軍的為民情懷,體現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優秀品質,為雷波干部群眾樹立標桿、作出了表率。
省紀委掛職干部、帕哈鄉八合村第一書記呂杰是北方人,為了更好地與群眾溝通,他學說四川話,操“雷波腔”,用彝族同胞更容易接受的語言與群眾拉家常,了解群眾所需所盼。結合村情,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子,提出了“在耕地上做文章、從土地中增收益”的發展理念,以“一菜、二果、三禽畜”為發展思路,積極協調社會力量到八合村投資投產。目前,八合村已與成都一家農業開發公司達成意向性協議,計劃投資建設肉牛養殖基地,占地200畝,總投資500萬元。多次到州、縣交通部門協調項目和資金,成功協調四川路橋集團為帕哈鄉通鄉路危險路段捐建2.3公里的波形護欄,價值50多萬元,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協調愛心機構、企業為簸箕希望小學捐贈學習用具140套,價值1.2萬元;2016年歲末,呂杰還為全校70名學生每人訂做1套羽絨服,為八合村捐助2萬元工作經費。
省紀委掛職干部、汶水鎮銅廠溝村“第一書記”王校彬進入角色快,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全程參與銅廠溝村集中安置點建設,積極出謀劃策,該安置點已成為全縣易地扶貧搬遷的樣板工程。發揮省外僑辦聯系外資和僑資的優勢,將雷波縣納入外事僑務推介地,今年7月和9月,雷波將派員參加海科會和招商推介會。赴省公路局和省交通運輸廳協調汶水鎮蓮花石村4公里通村道路硬化事宜,協調省環保廳為村上生活垃圾處理、肉牛養殖廠提供環保技術指導,爭取5萬元“僑務扶貧資金”用于村產業發展,聯系九三學社愛心人士到雷波開展了公益活動。提出興辦生態型、資源型產業發展思路,計劃在銅廠溝村種植核桃1600畝,發展芭蕉芋基地400畝;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發展彝繡;與山東黃金海岸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利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油用牡丹基地200畝,200頭肉牛標準化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