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波形護欄板養護需要了解的知識
什么是公路?什么是高速公路?
公路是指按國家規定的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修建的聯結城鄉間、鄉間可供汽車形式的公共道路。高速公路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線公路。
公路技術上分幾個等級?
公路養護是保證公路的正常使用而進行的經常性保養、維修、預防和修復災害性損壞,以及為提高使用質量和服務水平而進行的加固、改善和增建。
什么是公路調查?什么是路況登記?
公路調查是對現有公路路況的調查、檢驗、評價,并等級儲存等工作的全過程。路況登記是根據路況登記調查資料、設計文件、施工記錄、竣工文件、技術總結等,按規定的內容和要求進行登記。
什么是公路信息編碼和公路數據庫?
公路信息編碼是建立計算機信息系統時,用來表示公路信息的計算機編碼。公路數據庫是對公路信息進行儲存和處理的計算機系統。
什么是路堤、路墊、路肩?
路堤是高于原路面的填方路基;路墊是低于原地面,由挖方構成的路基;公路行車道(路面)以外兩側未鋪路面或制作硬化處理的部分,叫路肩。
公路養護的目的和基本任務是什么?
(1)經常保持公路及其設施的完好狀態,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保障行車安全舒適、暢通。
(2)采取正確的技術措施,提高養護工作質量,以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
(3)防治結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隱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災能力。
(4)對原有技術標準過低的路段和構造物以及沿線設施進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和服務水平
公路養護
公路養護是指交通主管部門或公路管理機構(經 營性收費公路為該公路經營企業)為保證公路的安全 暢通,并使公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在公路運營期 間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規章和技術規范、操作 規程對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沿線附屬設施開展的保 養、維修、水土保持、綠化和管理的各項業務工作。
公路養護的任務
1、堅持日常保養,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使公路及其沿線設施的各部 分均保持完好、整潔、美觀,保障行車安全、舒適、暢通,以提 高社會經濟效益。
2、采取正確的工程技術措施,周期性地進行大中修,延長公路的使 用年限,以節省資金。
3、對原標準過低或留有缺陷的路線、構造物、路面結構、沿線設施進行改善或改造,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服務水平和抗災能力。
公路養護的分類:按工程分類
日常保養。是對管養范圍內的公路及沿線設施經常進行保養的作業。
小修工程。是對管養范圍內的公路及沿線設施經常進行修補其輕微損壞部
分的作業。
中修工程。是對公路及其沿線設施的一般性損壞部分進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復公路原有技術狀況的工程。
大修工程。是對公路及其沿線設施的較大損壞進行周期性的綜合修理,以全面恢復到原技術標準的工程項目。
改建工程。是對公路及其沿線設施因不適應現有交通量增長和載重需要而
提高技術等級指標,顯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較大工程項目。
公路養護的分類:按養護分類
預防性養護。為了讓狀態良好的道路系統保持更長時
間,延緩未來的破壞,在不增加結構承載能力的前提下改善道路系統的功能狀況的一種養護方式。
矯正性養護。就是修補路面的局部損害或對某些特定病害進行的養護作業,適用于路面已經發生局部的結 構性破損,但還沒有波及全局的情況。
路面養護關鍵技術
瀝青路面養護技術。包括日常保養,灌縫、貼縫、霧封層、路面再生劑、熱修補、碎石封層,稀漿封層,微表處,松散類路面病害維修,路面沉陷處置,路面車轍、波浪處置,路面翻漿處置,橋頭引道的恢復性處理,橋頭引道的過渡性處理。
水泥路面養護技術。包括路面保養、接縫重灌縫,裂縫填封,坑槽修補,灌注乳化瀝青穩固,灌注水泥漿穩固,部分(全身)修補,唧泥維修,拱起維修,板塊沉陷維修。
公路養護經濟化管理
一、養護管理要科學化和規范化
要實現公路養護管理的科學化,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和手段為依托,根據公路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標準,確定合理有效的養護方案,避免主觀臆斷。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監督,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工程驗收,確保公路養護的整體質量。同時,為了提高經濟性,施工單位要在保障公路質量的前提下,不斷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藝,以便縮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公路養護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二、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實現公路養護管理市場化運
作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降低公路養護費用,實現公路養護的經濟化管理,公路行業可以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真正實現管養分離,實現養護管理用人機制和用工方式的社會化,針對大型的公路養護工程,要面向整個市場,通過招標的形式選擇施工隊伍,建立養護工程的競爭機制,對參加競標的施工隊伍和監理隊伍進行經濟性的對比,進而做出最優選擇,促進公路養護工作保質保量的進行。
三、建立穩定長效的養護資金籌措渠道
為了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有效性,公路養護部門不能單一的靠政府的財政撥款來維持自身的發展,而應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拓寬公路養護資金的來源渠道,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合理規劃和使用資金。進而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經濟性。
為了實現我國公路行業各地區的均衡發展,應將縣鄉公路建設養護納入政府目標管理體系,提高對縣鄉公路養護體系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因此,應從省政府或者市政府目標管理開始,層層納入目標管理。由交通部門對下級政府提出縣鄉公路建養管目標,并嚴格按照先關標準進行監督和考評,使縣鄉公路工作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更好的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
四、公路建設要與經濟發展同步
為了實現公路養護管理的經濟化,使公路行業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應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 在施工前應請專業部門依據建設項目當地的經濟狀況、交通量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 對公路建設工程提出合理的建設規劃和意見, 進而按照規劃進行實施。這樣既能保證公路的有效使用率,防止建后就補、建后重建,浪費建設資源和資金,還能有效的提高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