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波形護欄利用率太低
1.檢查方法:觀察和統計檢查。
2.主要現象:在路面的加鋪改造中,大部分波形護欄因嚴重銹蝕、施工變形和損壞而不能重新利用。
3.不良后果:提高加鋪改造的費用。
波形護欄
4,原因分析,
(1l原波形護欄由于鍍鋅不夠,表面銹蝕嚴魚。
(2)原波形護欄大部分由于交通事故或白然災害被嚴重損壞或變形。
(3)在路面加鋪改造中,原波形護欄大部分被損壞。
5.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波形護欄的產品質量,確保其便川壽命。
(2l在路面加鋪改造中,對波形護欄立柱可采用套柱的辦法加以利用,對波形護欄在校正和化學處理后重新鍍鋅加以利用‘在調批標高時應嚴防損壞。
.5原路面病害處治不充分
1.檢查方法:采用水準儀、雷達檢測儀和彎沉儀等方法進行檢查。
2.主要現象:對水泥混凝土舊板塊維修檢驗結果表示其維修質最不符合設計要求,仍然存在脫空、板間彎沉差超標等現象。
3.不良后果,舊路病害易反射、影響加鋪層,促使新路面病害的產生、發展和損壞,降低路面加鋪層的使用性能。
4.原因分析:
(1)對原路面病害調查分析不夠。
(2)對原路面病害處治描施不當口
(3)對舊路面維修質量控制不嚴。
(4)經費困難,對新出現和發展的病害沒有徹底根治。
5.預防措施.
(1)承包人應按下述規定對I日路面的現有狀況及板底支撐情況進行更為詳細的加鋪層前路況全面普查和復核.分板塊逐一編號,校核舊面板位置.并詳細繪制病害平面圖,作為路面加鋪前所采取的面板修復、修補、灌槳穩板等技術措施及其費用支付的依據。
路況調查的內容和調查方法:
①面板晰裂類損壞.面板縱向斷板、橫向或斜向斷板、斷角、路面交叉斷裂或碎裂.按1條斷板(斷角)縫、2條或2條(交又,以上斷板,分別記錄。
口面板位移類病害:面板垂真沉降、偏斜位移、拱起和錯臺,拉線尺測。特別應記錄多塊面板的垂直〔偏斜)沉降且和部位、最大拱起、錯臺量及部位。
③面板接縫擬壞:接縫填縫料損壞、接縫張開位移、接縫碎裂、縫寬、脹縫位置等。尺側調查。
④面板表面病害:磨擬與露骨深度和面積、紋裂、網裂、脫皮、粗集料凍融裂紋、D形裂紋、坑洞等的深度及數量。尺測調查。
⑤舊面板現有強度和板厚:按每工km每車道3塊,鉆取直徑不小于1 W ^-150mm的芯樣,先使用芯樣檢測舊路面板厚.再做其芯樣劈裂強度.并由劈裂強度推算面板現有殘余彎拉強度。
⑥板底脫空檢側;凡發生卿泥、脫空、晃動的板塊.均應s'N板記錄,對須灌漿板塊作份明顯標記或孔位。
a.卿泥:哪泥可在降雨后或在舊路面上澆水通行承載車輛得到查實。
b.板底脫空:板底脫空可使用彎沉側定‘FWD或彎沉車)、地質雷達、超聲波檢測儀、敲擊聲音或拖鐵鏈等方式n查與檢測。采用彎沉測定法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f TJ 0730. 1一2001)中7.11條的規定。
⑦基層狀況:設計部門〔或在承包商協助下)應調查基層狀況,局部抬板后用承載板選擇有代表性路段,測且上基層頂面的回彈模毅。承包商在面板上鉆取芯樣時,應鉆通基層,并通過完整面板下部的墓層芯樣,檢測基層的抗壓強度、厚度、破損、裂縫等情況,通過斷板的修復過程調查〔上、下)基層、墊層及路基最差的路段狀態.反饋給設計部門,修正并細化不同路段加鋪層的施工圖設計。同時,為路基和基層的施工修復提供依據。
(2〕按設計要求對病害板塊逐一進行處埋:
①斷板修復:
a.凡面板上存在多于2條斷板、破碎板、交叉斷板.一塊或多塊面板垂直沉降量不小于lomm.面板一端偏斜位移量不小于20mm或一端偏斜高出原有面板大于6mrn以上,無論采用何種加鋪層形式.均應進行全深度清除。然后使用不小于舊路面混爵土彎拉強度的混凝土.采用適宜施工方式修復面板。
b.如果舊面板僅有一條斷板裂縫,裂縫部位無明顯沉降量和沉降差時,可對單一斷板縫進行錨固加強。
c.斷板縫內的雜物應使用壓縮空氣、壓縮水徹底清除干凈,使用灌漿方式將斷板縫內灌滿補償收縮或微膨脹水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