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春運工作開始以來,張掖公路管理局全力打造“平安春運”,堅持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養護重點、強化安全管理、落實保障措施,圓滿完成了春運保暢各項任務。
一是兩級組織分別成立了春運領導小組,對春運工作進行周密安排部署,修訂完善了各項應急預案,細化了各項應急保障措施。二是加強公路日常養護,定期對路面進行清掃,及時清理路面積雪,在易積雪結冰路段儲備充足的防滑料并設置了警示標志;對路面出現的病害及時修補,疏通橋梁泄水孔,維修和更換了公路沿線安全設施,為過往車輛提供了安全、暢通、舒適的行車環境。春運期間,更換波形護欄434.3米/101塊,校正波形護欄181.6米/112塊,維修防眩網12米,修補刺絲網149米。三是加大公路巡查力度,堅持每天上路巡查,特別是雪后特殊巡查,及時啟動冰雪災害應急預案,迅速組織人員和設備,在重點防滑路段撒鋪防滑料、融雪劑,機械除雪。春運期間,共出動養護職工171人次,車輛機械39臺,撒防滑料246立方米、融雪劑57.3噸。四是在“春節”前,管理局春運領導小組進行拉網式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了春運期間公路安全暢通。五是加強與路政、安監、公安、氣象、高速收費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道路保暢應急處置工作。及時通過單位網站、微信微博、可變電子情報板向社會公眾發布路況信息和天氣預報,提醒司乘人員安全出行。六是加強收費公路管理,積極協調公安、交警、路政等部門,開展政策宣傳等,確保了收費秩序良好,圓滿完成了小型客車免費通行工作。七是加強春運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嚴格執行領導24小時同城在崗帶班、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和信息報送制度,保證全天24小時有人值班和通訊暢通。并安排專人負責信息報送,及時通過公路安全保暢微信群和公路收費微信群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發布道路通行、公路巡查、收費運營等信息,確保了信息暢通。
“數據鐵籠”移動執法終端投入使用,讓城管工作有據可查、有跡可循;“掃、收、轉、運、處”無縫銜接的環衛一體化管理,打通前端分類到終端處理的產業鏈;下大力對火車站及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交出了一份讓老百姓看得見、較滿意的“成績單”……
回眸已走遠的2016年,貴陽市城管局取得了一項項傲人的成績。這些成績的背后,銘記著城市管理者辛勞的汗水和城市發展的篤定足音。他們,一路奔忙,讓貴陽在潤物無聲中實現精彩蝶變!
大數據時代 開啟城市管理的智能模式
當前,大數據時代正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走進和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城管工作的成果,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市城管局走出了廣元路子。
去年,這套由城管局研發、搭建的“數據鐵籠”系統平臺管理在城管工作中迅速發揮其功用,已初步實現了城市管理空間的可視化、案件發現的精確化、上報的及時化和處置的快速化,為打造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城管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這套專為城市管理使用的系統中,可以查詢到城管執法人員、車輛的詳細信息,便于通過系統找到執法軌跡。以執法人員為例,地圖那頭的執法人員手中的“執法通”APP與這套系統相連接,只要進入“執法通”后,利用移動基站和衛星定位的互補定位技術,提供移動定位服務,其一天的工作來去都能在地圖中以軌跡方式顯示出來,方便平臺能夠實時了解他們的位置,也有利于突發事件時人員和車輛調配。
除了實現對人員、車輛、監控點位、工地、案件的實時監測,為日常指揮和應急指揮調度提供基礎支撐外,這套系統還能根據已經梳理的風險點,設置風險分析與預警,利用數據變動趨勢與異常對風險進行預測與預警。
精細化管理 提升城市靚麗度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經過云巖區扁井巷的人,如今再次經過這里,會發現這條環形的背街有了大變化,車輛雖然還是多,但是停放秩序規范了許多,不再“見縫插針”式的搶空停車;臨街小區的綠化比之前多了……
扁井巷只是貴陽市中心城區中的一條小巷,心細的市民發現,自己所居住的背街小巷都在慢慢發生著轉變——破損的路面已經被修復,環衛設施在逐步增添,沿街商戶統一了門頭,便民生鮮菜市、停車場等便民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在云巖區的洪濟路,南明區的翠微巷、市南路,觀山湖區的碧海支路、金園路,烏當區的新光路等街道,隨時映入眼簾的都是干凈整潔的面貌。
去年數據顯示,我市已累計開工整治背街小巷183條,完成整治171條,完成車行道、人行道整治面積44萬平方米;完成道路排水整治45.6千米;完成化糞池整治617座;新增(更換)環衛設施10664個;完成綠化面積68000平方米。
“大環衛一體化” 提高環衛水平
繼2015年我市強力推進環衛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行競爭招投標方式,引進有實力的環衛公司承擔具體作業,逐步搭建“掃、收、轉、運、處”無縫銜接的環衛一體化管理格局以來,逐步淘汰了小、散、亂的外包企業,大大提高了我市的環衛水平。
目前,大環衛一體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云巖、觀山湖、花溪、烏當、經開區以及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已全部實行大環衛一體化綜合保潔模式,南明區、白云區大部分道路由代管服務公司負責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運行。全市城區清掃保潔面積4556萬平方米,納入一體化大環衛保潔面積達3460萬平方米,占比75.9%;環境衛生專業化、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城區主次干道的環衛機械化率從53%提升到83%,機械化作業率快速提升30個百分點。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組織云巖、南明、花溪、烏當、白云、觀山湖區以及修文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對偏遠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工作取得成效,先后完成禾豐鄉穿洞村垃圾轉運站、宅吉鄉偏遠農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六屯鄉農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主體項目驗收,同時制訂相應運營管理方案,交由縣級運營管理。
提升市政設施整治 完善城市功能
市城管在市政設施整治中重點對道路坑槽、路面破損、伸縮縫損壞、井圈井蓋下沉、人行道眨眼石及下沉損壞等設施問題進行排查與預防性修復。去年,完成城區和“二環八路”車行道瀝青路面維護83621平方米,人行道維護36181平方米;更換各類光源11271只,各類線纜114025米;改造進水井、檢查井3722座,更換井蓋159塊;維護橋面瀝青10473平方米,修復伸縮縫475米、雨落管578米、護欄586米;維修天橋踏步、地磚1694平方米、護欄1434米、聲屏障14榀,聲屏障吸音屏、隔音玻璃453塊;更換地下通道各類光源980只;先后完成機場路波形護欄涂裝、冠洲橋市政設施提升整治。
此外,去年還就市政道路進行了整治提升。市、區兩級累計開工整治道路29條,共完成整治提升道路18條,完成道路整治面積53萬平方米。
去年,市城管局在推進城市綜合執法工作中,加大對違法建筑管控力度。2016年全市共拆除各類違法建筑8617戶,拆除面積達520.3萬平方米,為年度目標任務250萬平方米的208%。在全市推行綜合執法隊員彈性工作制,加大對占道經營上下班高峰時段執法力量的投入及管控力度。強化市容秩序管控,先后完成貴惠路等10余個馬路市場的清退,對各類違法行為進行處置。
針對渣土運輸規范化管理工作,首先加強工地運輸揚塵污染治理,督促工地按規范標準完善各項設施、設備和嚴格按照規范管理標準落實執行,嚴控工地運輸源頭污染管理。在渣土運輸道路常態管理中,則聯動各相關部門采取不間斷巡查和在重點道路設置移動執法檢查卡點方式,嚴厲打擊和查處各類違規運輸影響城市環境的行為。同時,還強化建筑渣土消納場整治,成立專項檢查小組,牽頭組織對我市在冊的45家消納場(不含三縣一市)及非法消納點的規范、安全運營情況進行專項排查整治。
強力推進常規工作 取得良好效果
“火車站變干凈清爽了,以前出站后各種喊客住店的情況幾乎沒有了”“貴陽市的背街小巷明朗許多,有些看似隨意的綠化還為街道增添了不少趣意”“渣土運輸車必須安裝自動軟篷全密閉環保蓋,以減少揚塵的發生,改善空氣質量和環境衛生狀況”……
去年以來,貴陽市城管局以“民生”為中心,按照“懂建設、會管理、善服務”的要求,運用大數據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市政環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擊違法建設等多項工作中,創新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城市管理實際的新模式,切實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在首屆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履行社會責任“百家爭名”活動中,經過社會建設領域專家評審、共性目標審查和網絡投票,貴陽市城管局成為獲得“履行社會責任模范”的十家單位之一。這無疑再次印證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17年,貴陽市城管局還將繼續揚帆前進,以踏實勤懇的工作風貌,讓貴陽市變得更好,也讓市民們切實感受到政府改善城市生活居住環境和建設品質貴陽的決心。
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全力提高執法水平和服務水平
眾所周知,城管工作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而城管隊伍的整體形象也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尤其是一支高素質的城管隊伍還能更好地為老百姓進行服務。因此,今年市城管局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建設,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街面隊員“見管率”低,隊員上崗管理、執法業務統計、街面巡查管控效能還未完全實現“大數據”監管,執法過程“全記錄”未全面普及……在說到當下城管隊伍還存在的一些問題時,市城管局并不“諱疾忌醫”,反而正視自身的不足,并通過抓體制改革來提升隊伍建設。
為此,市城管局今年的日常工作中,以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務實”的城市管理隊伍為目標,開展全員培訓,推進綜合執法“數據鐵籠”全覆蓋,切實加強城市管理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城市綜合執法能力、水平和街面“見管率”。
同時,按照《貴陽市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到今年底,完成市、區兩級城市管理領域的職能劃轉及機構設置,實現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行政處罰權的集中行使,提升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效能。
抓好重點工程建設 助推城市生活再上新臺階
高雁、比例壩生活垃圾填埋場是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之一,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更是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大事之一。這兩件大事,兩項重點工程在今年還將繼續推進,使貴陽市民的生活品質再上一個新臺階。
目前,高雁填埋場安全及環境隱患基本消除,場內滲濾液調節池改造完成,異味得到有效控制,已完成300噸/日垃圾綜合處理線沼氣凈化系統工程。今年,還將繼續開展高雁二庫區污泥及臭味治理工程,啟動高雁垃圾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能力擴容建設工程;完成比例壩填埋場填埋氣收集利用工程建設,并啟動滲濾液調節池升級改造工程。
在推進餐廚垃圾處理廠收運體系建設方面,擴大收運范圍,開展執法監管,保障餐廚垃圾處理工作正常運行。同時完成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的環保驗收工作,使項目進入正式商業運行。
另一方面,今年我市還將繼續實施背街小巷“臟亂差”整治,計劃投入1.75億元用于整治200條背街小巷的路面工程,以及更換和新增環衛設備1.2萬個。同時,還將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強化網格管理措施,厘清社區城管部工作職責,強化日常管理。
在“大環衛一體化”改革工作中,今年將加強“大環衛一體化”改革績效考核及動態監管,健全完善符合省會城市管理需求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
重塑“窗口”的顏值 給人第一眼的驚艷
最近半年,貴陽市火車站的改觀,大家有目共睹;疖囌尽C場路這些作為貴陽市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區域、重要路段,更需要花費心思進行整治和管理。為此,今年城管局將開展對機場路及周邊區域可視范圍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目前,市城管局已經對油小線和湯巴關路進行排查,發現機場路沿線主要存在環境衛生保潔力量不足,部分路面破損,綠化管養不到位,施工圍擋陳舊不美觀,廣告標牌老舊、臟污,沿線建筑物立面景觀缺乏整體協調性、部分房屋立面破舊,山體裸露,機場出入口沿線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黑車拉客和出租車拒載現象時有發生。
為此,在各部門歸口完成問題排查的基礎上,市局牽頭制定了《機場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以問題為導向,以規劃為引領,計劃分兩個階段開展整治提升工作——集中整治階段和整體提升階段,完成市政基礎設施、綠化景觀、建筑立面等工程性整治,提高機場路沿線品質。
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 關注“民心”所關注的
“野廣告”因其量大面廣、無孔不入、花樣百出、難以根治,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牛皮癬”,已成為全國市容管理的一大頑疾,嚴重影響了城市容貌。
針對這一頑疾,今年市城管局將聯動公安、大數據委、各區政府、通訊運營商等部門,采取對非法野廣告號碼停機處置,環衛、物管部門加強清除、社區設置便民服務號碼宣傳欄的綜合手段治理“野廣告”。
關注“民心”所關注的,開展系列專項整治工作,讓老百姓生活在一個更舒適、更舒心的環境。
——實施夜市攤區專項整治,將配置凈煙設備對油煙污染問題進行治理,按規定設置桌椅、板凳、地膠、垃圾桶等設施,計劃打造18條夜市規范攤區樣板街。
——實施主干道占道經營整治,以一環內及市行政中心為重點,著力打造中華路、瑞金路、北京路、遵義路、延安路、新華路、南廠路、林城路8條市容秩序嚴管街。
——實施公廁專項整治,將通過新建、提升改造、強化管理等措施,大力推行“第五空間”公廁革命計劃。
——實施綠色渣運專項行動,今年6月底前完成已登記備案的1980輛傳統渣土車的改裝和衛星定位裝置工作,建立渣土管理“大數據”信息庫,實施“出渣——運輸——處置”全程信息化監管。
——實施城郊結合部專項整治,今年將組織每個區整治一個城郊結合部,共計整治主城區7個城郊結合部。
——實施違法建筑專項整治,啟動大數據違法建筑監管,通過衛星圖片定期對比,現場核查等方式對違法建筑實行動態監管。
——繼續推動城市管理“數據鐵籠”與住建、公安交管等其他專業部門“數據鐵籠”跨行業整合,無縫銜接和全面覆蓋,共享數據資源,初步建立大城管大數據治理體系。
——強力夯實城市管理工作基層基礎,激發公眾參與新常態。通過城管的官方網站,新浪、騰訊微博以及城市管理“百姓拍”與公眾互動,更好地為其服務。